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春创造美好明天,青年干警一直都是法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淄博市周村区法院青年干警人数占全院干警总人数的1/2,广大青年干警多年来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基本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培养及专业化咨询,青年干警在沟通、管理、 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心理调适、平衡家庭工作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和不足。为了促进青年干警更好成长,为法院的更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今年以来,周村区法院聚焦人才推动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实施“青年干警培养计划”。
周村区法院青年干警培养计划覆盖全院45岁以下干警,将青年干警成长所面临的阻碍分为个人、组织两大层面上的问题,分层施策,分阶段推进,以为青年干警成长提供更加广阔和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为主旨,以提供思想保证、提高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促进青年干警全面进步,优化人才结构,带动法院干部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为主要目标,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于今年4月制定初步方案,并于 5月12日正式启动。
把握培养方向为青年干警成长“定调子”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干警,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树牢正确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守司法为民初心,为青年干警“扣好第一颗扣子”。设立党建课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两个确立”主题教育、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等活动,通过青年干部领学、邀请党校老师授课等方式,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一马三司令”、朱彦夫、焦裕禄等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强青年干警理论武装,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政治强的青年队伍。
强化多元能力为青年干警成长“铺路子”
法院青年干警在能力维度上存在的短板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个方面。在专业能力方面,在集中培训中设置法官讲堂、信访剖析等专业性强的课程,请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调解员讲授,提高青年干警做群众工作、审执工作、公文写作以及服务大局等专业能力;在通用能力方面,邀请大学专家教授,提供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及管理学、心理学课程,提高青年干警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团队协作、领导力、心理调适等通用能力。创新培训形式,设立5个行动学习小组,深入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党建引领的诉源治理工作、矛盾如何化解、疫情背景下的基层法院工作创新、如何做好工作与家庭平衡等与当前本院重点工作或青年成长有关的课题,让青年干警边做边学,将个人成长和服务大局相统一。
关心关爱人才为青年干警成长“开方子”
创新活动形式,开设人生设计、艺术疗愈等主题工作坊,在培训之余灵活安排读书会、讨论会、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青年干警参与度、增强互动性,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多层次激励体系,充分发挥党团工会关怀作用,通过党性教育和榜样示范,增强青年干警成就感和工作自主性,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工作幸福感。建立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关注青年干警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 艺术疗愈等形式,缓解心理压力,消解负面情绪,发挥青年干警的情绪价值,激发青年干警成长动力。
优化管理结构为青年干警成长“竖梯子”
搭建周村区法院岗位分析与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内部知识管理系统,为青年干警提供系统的职业测评与生涯规划、成长体系设计。进行人才盘点,周村区法院45岁以下青年干警共47 人,主要构成为审判执行岗位12人、审判辅助岗位 18 人和司法行政岗位17人。针对法院岗位特点,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建立岗位要求、职业兴趣与培养需要“三合一”的轮岗体系,促进人岗匹配,在体制机制上释放人才的活力。
构建展示舞台为人才发展“搭台子”
丰富院内活动,定期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了解青年干警思想近况,为青年干警答疑解惑;设立青年论坛,每次选取2名青年干警代表谈体会,促进青年干警互相了解;开展行动学习成果展示,5个行动学习小组根据本小组研究的课题进行开展情况汇报,展示学习成效;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演讲活动,促进青年干警转换角色深入思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畅通建言渠道,为青年干警提供参与决策建言、在具体项目中历练成长、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对外积极争取,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人才成长提供空间。
版权所有: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东路205号 电话:0533-6165607 邮编: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