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周村区法院南营法庭结合大量实践案例,总结归纳诉前调解“四步口诀”,构建诉前调解新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一个抓住”,紧抓争议焦点化纠纷。坚持因案施策,调解员接受诉前调案件委派后,第一时间全面细致摸排案情、梳理证据,围绕双方当事人利益冲突,紧抓双方争议焦点,制定针对性方案,运用多种手段灵活调解。探索类案化处理思路,针对南营法庭辖区纠纷种类繁杂的局面,调解团队总结梳理5个常见纠纷类型调解方式,推动调解效率与成功率有效提升。
“两个找到”,瞄准调解节点寻突破。调解员运用一对一沟通、“一案一群聊”等多种模式,详细了解争议产生原因及双方家庭、经济、亲属等情况,找寻最佳调解节点,找准关键突破点,适时介入,释法明理。对后期进入审理的案件,调解员全程跟踪,在庭审前后根据证据及开庭情况,再次进行调解,力促矛盾实现“前端+后端”协同化解。
“三个共情”,依法温情调解促和谐。总结“共情责任心”“共情耐心”“共情公正之心”三共情理念,助推矛盾实质化解。共情责任心,即以“如我在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调解工作,理清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防止纠纷扩大化。共情耐心,即以真情耐心沟通,纾解当事人激动情绪,当人民群众的“倾听者”“贴心人”,做当事人双方的“磨合剂”“稳定器”。共情公正之心,即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理念,恪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工作原则,依法依规调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个助力”,推动矛盾纠纷真化解。适时发挥调解团队、法官助理、承办法官、行政机关四层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破除调解员“单打独斗”局面,推动疑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是发挥调解团队之力。充分发挥调解团队4名调解员各自风格特点和擅长方向,对进入诉前调解20天以上未调解成功的案件,由调解员寻找团队内成员协助再次约调,集思广益确定调解侧重点。二是发挥法官助理之力。法官助理与调解员结对,对调解过程予以全程指导,处理较复杂法律关系时,法官助理及时介入、协助调解。调解笔录签字前由法官助理进行检查把关,推动实现调解精细化、规范化。三是发挥承办法官之力。调解过程中遇到难以处理的情形时,及时汇报承办法官,由承办法官作出决策,优化调解策略。四是发挥行政机关之力。进一步加强府院联动,对建设工程合同、商品房买卖等案情复杂、易引发涉法涉诉信访风险的矛盾纠纷,与行政机关加强沟通对接,集中调解力量实现个案突破,力争将矛盾快速稳定化解。
版权所有: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东路205号 电话:0533-6196287 邮编: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