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法院严把“四关”加强民间借贷案件办理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4月11日 | ||
针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大量增长、标的额大幅增加的现状,芝罘区法院严把“四关”,依法办理民间借贷案件,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强化诉讼引导,严把立案关。加强立案过程中的诉讼诚信宣传和提示工作,发放诉讼风险告知书,警示潜在虚假诉讼当事人。强化诉前调解,对案情和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促使双方达成调解意见;调解不成的,立案后将案件分流至速裁庭快速审理。对于涉及人数众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小微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以民间借贷形式融资用于企业发展的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接,借助政府部门、行业调解组织等力量,形成化解矛盾合力,高效、和谐解决民间借贷纠纷。今年以来,该院就民间借贷纠纷发放诉讼风险告知书270余份,人民调解受理135件,速裁程序审理23件。 二是强化质证认证,严把审理关。注重债务性质甄别,强化证据质证认证,着重从借据形成过程、利息计算标准、借贷资金往来情况等方面进行真实性审查,审查是否存在高利贷、非法集资、诈骗以及伪造、变造借据等“问题借贷”和虚假诉讼情形,依法厘清借贷的合法性。因一些民间借贷案件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借据的形式不规范、约定不明确,双方会在实际交付金额、利息计算标准的方面存在争议,甚至存在“利滚利”的情况,对于存疑的证据,加大审查力度,从借款过程、款项来源、交付方式等方面审查借贷关系,着力提升审判质效。2017年,该院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44件,上诉案件2件,服判息诉率为98.61%,无一引发诉访。 三是强化曝光惩戒,严把执行关。依法从严、从快处理不讲诚信、恶意逃贷欠贷、损害金融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和人员,大力营造借贷诚信、金融安全的社会环境。经调查发现具有涉嫌违法借贷情形的,依法及时处理,对违法部分借款不予支持;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完善执行威慑机制,对故意拖延执行、转移资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通过司法拘留、媒体曝光、限制高消费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付款义务,有效保护当事人的生效判决利益,对有履行能力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的“老赖”采取强制执行手段,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今年以来,该院曝光了民间借贷失信被执行人百余人次,执结标的700余万元。 四是强化风险防范,严把预防关。为强化风险防范、规范金融秩序,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司法建议,发出预警信息,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对存在高利贷、赌债、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的,及时向公安、工商等部门通报移送;对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隐患的群体性纠纷,及时向党委、政府通报。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载体,对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法律知识进行宣传,引导各类民间借贷主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送法“五进”、“法院开放日”等为载体,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在市区繁华地段设点,加强对典型借贷案件的宣传,使民众增强借贷风险意识,从个案中吸取教训;同时,接受群众咨询,对其反映问题及时答复,帮助民众解疑释惑。今年来,该院发出司法建议2份,进行法制宣传7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10余件次。 |
||
|
||
【关闭】 | ||
|
||
|
||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通世路1号 电话:立案(0535)6676002 信访(0535)6250847 纪检监督(0535)6676110 邮编:264000
版权所有: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