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速快、走路快、审案快,这是同事们对贺小静最多的评价。娇小的身材,清秀的眉目,如果单从外表看,贺小静并不像一个典型的“山东大妞”,但她娇小的身体里似乎充溢着巨大的能量,将执着的热情,献给法治事业中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2015年,怀揣着一颗法官梦,她踏入了芝罘法院的大门,经历了少年法庭、简易纠纷庭、劳动争议庭等岗位的历练,从初出茅庐的书记员到法官助理,成长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立案庭速裁团队员额法官,于贺小静而言,法官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她倾注一生热爱的事业。
贺小静是芝罘法院有名的“急先锋”,工作上最注重效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办案时间审理好每一个案件。在推行“速裁+特邀调解”工作机制过程中,贺小静开启了她的速裁法官生涯。在这个岗位上,她既要审结大量案件,还肩负着指导调解员办案的任务。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压力大,但面对挑战,贺小静斗志满满。在承办5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时,原告5名餐饮公司员工因被拖欠劳动报酬索要无果将餐饮公司法人肖某某诉至芝罘法院,要求其给付劳动报酬共计4万余元。
“拿不到钱,他们就没法回家过年。”贺小静知道,这将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接到案件的当天,贺小静和她的速裁团队立即开启“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审查立案。案子到了诉前调解阶段时,为防止餐饮公司法人肖某某躲回广东老家,贺小静和调解律师迅速电话联系到肖某某,其答复餐饮公司倒闭后他也没有固定工作,目前临时在龙口干装修为生,无力偿付欠款,让法院依法判决。
然而贺小静并没有因此放弃调解的念头,“有时跳出案件本身,从各方利益出发,就能找到突破口。”肖某某在她和律师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最终同意到法院协商解决5名员工的欠薪问题。
调解当天,从下午1点半到晚上6点半,贺小静和调解律师历经5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让这5起欠薪纠纷达成调解。肖某某同意根据情况分别确定还款时间,并当庭向5名员工支付了部分款项,同时筹措了部分款项先行支付给外地员工,使外地员工得以及时返程过年,顺利与家人团聚。
面对持续增多的案件,贺小静和她的团队围绕“提速增效”关键点,全力推进简案快审。
“先行分类、同期开庭、同期判决”是贺小静在办理速裁同类案件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而在这12个字的背后,是她利用无数个夜晚集中梳理、分析、复盘案件,撰写判决,才换来了审判效率的不断提高。
“对法官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个案,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事。”在贺小静看来,法官不是只坐在高高的审判台上,而是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这也是贺小静做法官的最初心愿。
“贺法官,我现在患上了乳腺癌,真的急需这笔钱救治。”接到丛某打来的电话,贺小静百感交集。今年五十三岁的丛某退休前一直在某果品批发市场上班。退休后,她要求原单位支付其独生子女费2万余元,可原单位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无奈之下丛某将原单位起诉至法院。
就在贺小静着手办理该案期间,丛某被医院查出患有乳腺癌,这对于原本家庭就不富裕的退休职工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越是急案就越要仔细。”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贺小静深知,要想拿到独生子女费,手里就必须握有充分的证据。在案件调查期间,她发现丛某要求被告支付独生子女费的诉求已经过了一年的仲裁时效,必须向原所在单位的街道办开具“仲裁时效未过期”的证明,而这也是丛某能否顺利从原单位拿到独生子女费的关键证据。
为此,贺小静一边积极引导丛某及时补充相关证据,一边几经周折联系到了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儿子,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庭后第二天,果品批发市场就将2万余元发放到了丛某的手里,拿到钱的丛某激动地再次给贺小静打去电话,连连道谢。
在很多同事看来,贺小静就像“拼命三娘”一样,将“拼”字刻进了日程表,她总是在每一次办案的过程中拼时间、拼质量、拼效率,但只有贺小静自己知道,她的这股拼劲儿源自于骨子里对于法治事业的热爱。
因为热爱,她无数次沐浴在月色中的法院,只为厘清一段事实、斟酌一句判词;
因为热爱,她始终耐心细致地倾听每一名当事人的诉求,释法明理,温暖人心;
因为热爱,她始终用专业、理性的态度,用执着和真心守护着公平正义。
她,想用热爱浇灌法治路上每一个瞬间,用每一个闪光的瞬间,去照亮群众对法治的期盼与信任。
法官简介
贺小静,女,汉族,1985年出生,2014年进入芝罘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为立案庭速裁团队员额法官。
版权所有: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佳苑南街18号 电话0535-6859000 邮编:26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