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日报》:集约智审提效能 多元解纷聚合力——我市两级法院积极健全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26日 | ||
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源源不断支持。金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定要以高品质金融法治环境为支撑。2021年4月,环翠区法院成立全省首家金融纠纷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2024年10月,威海中院、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六家协同单位在环翠区法院设立“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长期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以精致高效的司法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重大金融风险防控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集中管辖 调、立、审、执一体化 金融案件集中管辖是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环境的创新举措。2021年4月,环翠区法院成立全省首家金融纠纷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对威海市环翠区、高新区、经开区三个中心城区,以银行为原告的金融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实现“多地诉讼”向“一地审理”的转变。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创建了‘速裁+快审’审理机制,组建‘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调解员’金融速裁团队,对简易金融案件在15日内进行快速审理;不宜速裁的案件,由金融快审团队集中办理,有效提高金融案件审理效率及效果。”环翠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4月以来,金融审判庭共办结案件6700余件,平均办案天数为10.3天,日结案最多达23件,审理效率较集中管辖前提升56%。 除了集中管辖,健全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的重点还在于实现金融纠纷调、立、审、执的一体化。2024年10月,威海中院、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六家协同单位在环翠区法院设立“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充分运用金融案件跨域集中管辖工作优势及多元解纷、速裁、快执等工作基础,构建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威海卫公证处、威海仲裁委分别组建3个专职调解团队常驻中心,在法官指导下开展金融纠纷诉前化解工作,通过人民调解、赋强公证、仲裁直调等方式,推动金融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与诉讼程序无缝对接。环翠区法院金融审判团队、金融执行团队也同步入驻中心,深化科技赋能、信息共享与全流程协同,提高金融案件快速审执和多元调处能力。 “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内“各单元”各司其职却又紧密集合,协力推进金融运行监管、金融风险预警防范、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重大金融案件联动处置、解纷机制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最终实现金融纠纷调、立、审、执一体化处置和一站式办理,不断提升金融监管与司法协同处置合力。 科技赋能 “智能化”审判提升司法能效 护航营商环境,必应与时代同行。尤其对维护金融行业秩序的金融纠纷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来说,只要发展的脚步不停,金融审判就“不打烊”、公正就永远“不掉线”——这就代表,不仅要在繁杂的工作中理清工作思路与审判规律,更要善借科技之力,探索办案新模式。 “本案系原告利用金融云庭智审平台申请立案,原始电子证据已经导入法院一体化办案平台,请书记员打开一体化平台,请被告看一下面前的电脑屏幕,发表一下质证意见。”此前,邹某通过线上途径向银行申领贷款3.74万元,约定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因邹某未按期足额还款,银行通过“金融云庭智审平台”向法院提交了立案申请,诉请邹某偿还余下本金、罚息及合理维权费用等共计3.41万元。 基于完整、充实的原始电子证据,开庭仅半个小时,案件事实就已查明。被告邹某当庭表示,愿意一次性偿还本息,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 银行证据的“线上”呈现,得益于金融纠纷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积极推广使用的“金融云庭智审平台”。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威海银行已通过平台互联,实现银行电子证据在庭审中的原始呈现,有效提升证据认证和庭审效率,庭审时长平均缩短54%。 我市还自主研发了“金融类案件批量办理平台”,并与22家金融机构互联。通过该系统,金融机构可线上批量提交证据材料、立案申请等,诉讼准备时间节省40%以上;法官可批量立案审核、分案排期、送达等,运用AI技术自动计算利息、罚息、诉讼费等数据,系统智能生成法律文书完整率达95%以上,以科技赋能为审判“减负提质”。 为更好应对金融业务线上发展趋势,2024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电子存证系统与法院审判系统的对接,组织智审平台应用培训,提升法官对线上信贷原始电子证据固化提取、存证验证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处理新类型金融纠纷、规范金融新业态发展的司法水平。 协同治理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感谢法院促进案件妥善化解,让我们企业平稳渡过难关。” “感谢法院高效组织调解,确保了银行资金安全,最大限度保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 “感谢法院通过先行调解高效解决了我的实际困难,暖了我们小本经营者的心。”…… 在金融纠纷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时常能听到当事人这样的声音,在法官办公室、各类专业调解室里,也经常能看到当事人送来的锦旗。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壮大,金融风险也随之相伴而生。金融纠纷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成立以来,以高效和谐化解金融纠纷,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防治体系,成功化解多类型金融纠纷,诉讼服务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为了实现将纠纷化于诉前,我们与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成立了金融纠纷调解室,由调委会派驻专职调解员,开展现场调解、线上调解、电话调解等工作,搭建更便捷高效的金融纠纷非诉化解平台,至今已推动5000余件金融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成功化解。”市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对日益增多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传统的处理方式使银行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此,环翠区法院联合威海金融监管分局、威海卫公证处等部门,以中信银行威海分行为试点,先后在主要金融机构成立5个金融服务工作站,对信用卡、小额消费贷纠纷进行前期化解,推动金融纠纷行业内消化处理。2024年4月以来,中信银行威海分行金融服务工作站已诉外化解金融纠纷700余件,累计自行催收回款125万元。 纠纷的被动处理远非目的,如何从源头治理纠纷、防范风险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针对线上信贷等新业务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产品缺陷和管理盲区,我市不断强化“问需式”服务与“菜单式”普法,先后20余次邀请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行业协会等召开金融审判工作座谈会,依托“肖法官走金融”等对18家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及时预警金融产品缺陷及管理漏洞,助力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威海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408号 电话:0631-5224286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