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日报》:巧解家事“千千结”——威海法院积极打造“和合万家”家事审判品牌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26日 |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事纷争的解决,不仅关乎个人及家庭幸福,也关系到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面对难审理的“家务事”,威海法院深入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依托“和合有威”多元解纷品牌,探索将“和合”文化融入家事纠纷多元解纷中,培育打造“和合万家”家事审判品牌。今年上半年,该院离婚案件收案数量同比下降13.54%,有效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家长里短之间,下好“和合”共治“融合棋” “都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子女赡养老人是应尽义务,不能因为自己经济拮据就薄待80多岁的母亲,你说是吧,老大。” “老二,去养老院生活是你母亲自己的意思,作为子女还是得尊重老人的选择,况且你在船上干活,经常不在家,你说轮流照顾老人,也没那个实际条件。” 此前,荣成法院石岛法庭受理了一起因赡养老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承办法官认为处理此类赡养纠纷,不仅要从法律层面化解矛盾,更要尽可能地化解心结、修复亲情,将老人的赡养问题落到实处。最终以道德和亲情为切入点,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思想疏导,成功把双方矛盾“调散”,把子女的心“调化”,把母子亲情赡养问题“调和”。 这个案件,只是威海法院众多家事案件中平凡的一件,但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当事人的人生。一直以来,威海法院秉持“家事无小事,案件无简案”理念,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家事纠纷多元解纷格局,在客观事实与修复亲情感情之间寻找契合点,下好“和合”共治“融合棋”,重建和谐家庭关系。 “机制共建方面,我们积极争取支持,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家事纠纷共治模式,并且持续深化与妇联、关工委、公安等联动,构建‘维权、关爱、反暴、促和’一体化家事纠纷治理机制。”威海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坚持力量共用,吸纳2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参与诉前调解、情感疏导、回访帮教等工作;安排家事法官在辖区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设立“法官工作站”,定期开展志愿者业务培训和普法宣传。 此外,威海法院还创新“五多”家事纠纷治理模式,与妇联、民政等部门实时数据共享,整合多方资源、集成多元手段、开展多方调查、采用多种方式、多角度“对症下药”,对能在诉前解决的及时合力解决,对须进入诉讼的提前分析研判、共促“案结事了”。 纷繁复杂之中,下好“和合”调解“多元棋” 每一起家事案件背后都有一段情感纷争。威海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纠纷解决在诉前,努力下好“和合”调解“多元棋”。 “是我有幸遇到了你们,我一辈子不会忘记这份恩情。”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文登区法院收到了当事人王大哥的诚挚感谢。 原来,在该起案件中,王大哥与于大姐协议离婚后抚养费一直未能如期支付,孩子也从未见过生父。经过对案件的深入研究和与当事人的沟通,承办法官与调解员发现,于大姐离婚后便带着孩子去了外地,与王大哥断了联系,近几年生活艰辛,无奈才想起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抚养费;而王大哥一直都在苦苦寻找孩子,心里充满了思念之情。 秉承“如我在诉”理念,承办法官和调解员不断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抚养费支付问题到这儿画上了句号,但承办法官和调解员却选择继续“深入”——消融父子间的隔阂与矛盾,让家庭重获和睦,让孩子健康成长。 最终,通过专业心理疏导等方式,一声久违的“爸”成打开心门的钥匙,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真心的温暖。 据悉,为更好推进调解“多元棋”的进展和布局,威海法院充分利用7天立案审核期,将适宜调解的纠纷推送“一站式”矛调中心,并参与制定《“一站式”矛调中心法院诉前委派纠纷案源汇集渠道工作流程》,细化规范法院诉前委派渠道、汇集流程、绩效评价等10项工作标准。同时,选派家事团队和特邀调解员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法官就地指导调解,特邀调解员与妇联等调解组织协同调解,调解成功率维持在50%左右。 在此基础上,威海法院引入12名家事驻院调解员,邀请6个家事调解组织、12名特邀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妇联等组织协作配合,构建家事纠纷多元协同调解格局。 剥茧抽丝之中,下好“和合”预治“先手棋” 2023年5月17日,文登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和四个基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揭牌,标志着该区五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正式成立。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的成立既是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模式的创新之举,也是威海法院自觉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的生动实践。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们不仅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完成向家庭延伸;还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打造诉讼服务E站、乡村法律服务站、网格调解室等64处‘微法庭’向村居延伸;以及通过设立覆盖全市中小学的218处‘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同步向学校延伸。”威海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累计发布家庭教育指导信20余份,开展家庭指导、专题讲座、跟踪回访等10余次,并常态开展“一周一社区”等普法活动,持续凝聚家事纠纷源头预防强大合力。 诉源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威海法院将预防化解职能延伸到纠纷产生的初始源头,深入思考关注类案成因。其中,针对个案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在事先充分沟通基础上,及时向妇联、民政、教育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4份,反馈率100%;针对家事审判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定期分析全市法院家事审判运行态势,主动呈报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为家事治理提供司法数据支撑。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威海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408号 电话:0631-5224286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