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媒体聚焦

《山东法制报》:小孩刮车引纠纷“背靠背”调解化心结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好受多了,其实邻里之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儿!”随着原被告双方在调解笔录上签字,被告当庭支付1200元修理费,一场持续了近2个月的邻里纠纷,在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温泉法庭内成功调解,双方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这起纠纷起源于1个月前,刘女士的孩子用石头在同村蔡女士的车上“作画”,导致车辆后备厢盖、后杠多处划伤。协商未果后,蔡女士将刘女士和孩子共同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接到案子后,内心充满疑惑:一个简单的纠纷,为何始终无法化解?为弄清缘由,法官与民警沟通,通过了解找到了矛盾核心。原来,蔡女士情绪激动,几次调解均因双方言语冲突不断而未能化解。起初,被告刘女士仅对修理金额有争议,但随时间推移,不满情绪的积压让她解决问题的态度更加消极。

  了解到双方多次冲突的背后原因,法官意识到,直接依法判决可能“治标不治本”,只有解开双方心结,才能修复破裂的邻里关系。于是,承办法官决定采用“背靠背”方式组织当事人调解。庭前,法官让双方案外陪同人员在法庭外等待,防止人数增多引发争吵,随后,法官让蔡女士、刘女士各自处于独立空间,保持冷静,逐一“谈心”。

  “背靠背”的调解和耐心引导,让双方积累多日的情绪得到释放。回归理性后,双方重新对修车款问题进行了协商。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蔡女士撤回对孩子的起诉,刘女士当庭支付修车款。

  群众纠纷无小事,努力为民解忧,是法官的职责所在。看着双方带着笑容离开,承办法官深感欣慰。这场邻里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化解了双方的矛盾,更修复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让和谐与理解在社区中传递。

关闭

版权所有:威海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408号 电话:0631-5224286 邮编:264200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