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周末人物】李云飞:止于至善 成于勤勉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2日

  

  

  

  

  

  利落的马尾,说起话来语速极快,语气温柔而不失坚定,“止于至善 成于勤勉”是她恒久不变的专注和热爱,“案结、事了、人和”是她孜孜以求的心愿和目标,她就是威海经区法院一级法官李云飞。

  勇挑重担,善解难题

  “别看是女将,但她脑子里装满了办案的智慧,尤其擅长解决难题,再大的困难都能在她面前‘樯橹灰飞’。”说起李云飞,院里的同事总是由衷赞叹。

  勇挑重担,善解难题,是很多同事和当事人对她的评价。根据院里的工作安排,2019年李云飞调整到刑事团队工作,她承担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财产案件数量在全市法院居于前列,而每起案涉集资参与人数多达数百人至数千人不等,极大牵扯了审判精力。到岗之后,她率先在全市法院创立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建立快审团队,落实不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并与认罪认罚制度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刑事案件审判效率。通过团队干警的通力合作,当年威海经区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审结率、平均办案天数等各项核心指标居于全省前列,从而迅速提升刑事团队整体审判质效。

  利剑出鞘保安宁,扫黑除恶护民生

  扫黑除恶是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她深知该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只有严惩黑恶犯罪,勇于担当重任,才能弘扬社会正气,保护一方安宁。接到任务后,她迅速提高政治站位,转换身份角色,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名民商事法官转型成为扫黑除恶的先锋战士。

  三年来,她主办多起涉黑恶刑事案件,带领刑事团队共审结涉黑涉恶案件8件62人,犯罪事实近300起。面对巨大的审判压力,她与领导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审判一线,无私无畏,任劳任怨。在一起被告人多达二十五人的涉恶势力犯罪案件中,仅一项诈骗罪名所包含的犯罪事实就达七十六起,案涉金额巨大,人数众多,账目错综复杂。为了查清犯罪数额,保证审理思路的连续性、准确性,她连续数月加班排查,从“卷海”逐一查证每一起犯罪数据。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不眠不休、多少个清晨踏梦前行、多少次腰肌劳损无法转身,但这一切都压不垮她与同事们钢铁般的意志,最终化作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经验财富,在给黑恶犯罪势力以严重打击的同时,有效维护了辖区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扫出了海晏河清,社会安定。

  融情于法 难事巧解

  2022年以来,她又重回民事审判岗位,办理的案件涉及到老百姓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这些在别人看来繁杂无趣的事情,她也“乐在其中”。在她看来,老百姓过日子,问题叠着问题,难免有解不开的心结,但心结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一个“情”字,再复杂、再对立的矛盾大都也因情而起,自然也就能因情而化,多花一些时间和心血,解开那个心结,这远比一纸判决的意义更大。

  “办结一个案子很容易,但要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仍需要多听、多想一些。”倾听是解开矛盾的第一把钥匙,倾听,就好比是中医之道中的把脉,把准了,就能找到病症。法官要从错综的关系中、从复杂的现实情况中发现症结在哪,利益纠葛在哪,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对症下药。

  遗赠纠纷案件大多成因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案情处理结果往往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维系和未来关系。2022年,她经手这样一件案子:老人去世之前,因子女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便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其中一个孙子,从而引发了多名继承人之间的巨大矛盾,亲属之间长期争执不休。与此同时,由于对法律规定不了解,作为受遗赠人的孙子并没有在法定期间内做出明确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根据法律规定便丧失了接受遗赠的权利,而此时老人的其他子女也坚决不放弃财产,纷纷要求按法定继承处理。面对可能发生的这一结果,老人的孙子一时无法接受,情绪非常不稳定。为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李云飞没有机械地就案办案,而是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分析他们的矛盾点,积极向法律规定找依据。她发现,该案情适用《民法典》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定,且从庭审查明的事实中推断出孙子在老人生前曾对老人照顾有加的事实,适用关于酌情获得遗产权的规定,适当给他分得了一定的遗产份额。对这一结果,老人的子女们也无异议,最终达到了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专注于 “精、益、求、精”的四字心得

  头顶国徽,肩负天平,法官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使命。怎样做一名“好法官”?离开学校踏入法院大门,她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初入法院,她认为做一名好法官就是要“匡扶正义、公正裁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做一名好法官就要“明确责任、定分止争”;工作多年以后,她又有了新的感悟:做一名好法官,就是要“精益求精、案结事了”。

  “法律是铁面无私、义不容情的,但法治并不是冷若冰霜,要想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必须站稳群众立场,用当事人的观点来推动纠纷化解,把自己代入案情之中去解决纷争,在情与法的天平上增加息诉止争的砝码,才能取得最佳结案效果。”只有脚下沾满了泥土,深入到群众中去,心中才能判断出真实的案情。法官必须走出法庭,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客观事实。去年,她收到几起果农因果树受到损害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案件,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面对各方的巨大争议,充分运用“一镇街一法官”工作机制,通过法院、镇街、村委会三方合力,采取实地勘验就地“拉呱”调解的方式,仅用一上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事了人和”的调解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她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简单归纳为“精、益、求、精”四个字。

  “精”,就是力争将每一个案件办成精品,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益”,就是每一份法律文书都要有益于当事人,民事案件每一方都是平等当事人,都是社会契约中的一份子,法官所做的工作最终目的是化解纠纷,事心双解;“求”即对于法律事实要力求还原客观事实,法官必须走出法庭,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最大程度还原客观事实;“精”,就是要有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精气神”,在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用权的基础上,多深入一线办案,把法、理、情有机融于执法办案全过程,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李云飞常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法官,就应当专注执着,不忘记初心,磨练好本领,不断地寻求法、理、情之间最佳的结合点,实现司法价值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政法干警,她将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使命,勤勉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践行自己的政法初心。

关闭

版权所有:威海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408号 电话:0631-5224286 邮编:264200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