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山东省法院模板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王丽法官工作室 > 个人感悟
让司法更有温度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21日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黄志丽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审判一线,被群众称为“知心法官”,并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通过自身的付出,黄志丽将法律的约束与道德的教化有序的结合起来、将刚性的社会准则与内心的道德共鸣结合起来,让当事人对于案件的结果能“口服”更能“心服”。

黄志丽的审判工作方法有何时代价值?她是怎样化刚法为柔情?且看兰山法院王丽法官如何揭秘“知心法官”的办案诀窍。

法律是规则,是秩序,是生活习惯,法律的目的是让社会大众形成共同的生活信仰。就如同黄志丽法官所做的:离婚案件中倡导夫妻双方用心经营、相互沟通;民间借贷案件中教育当事人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相邻纠纷案件中主张谦恭礼让、和睦相处。

我国当前社会的现实状况是处于一个矛盾多发的时期,这种矛盾隐藏也酝酿于每一个社会细胞和单元中。社会的现实更加突显了这个时代对于黄志丽审判工作方法的需求。黄志丽审判工作方法以每一个案件为切入点,在实现案件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去唤醒人们对社会准则的认知和基本道德的回归,化刚法为柔情,将法律的约束与道德的教化结合起来,将刚性的社会准则与内心的道德共鸣结合起来,让当事人对案件的结果能“口服”更能“心服”。

不论是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当你走进法庭的时候,看不出你吃过什么,法律也不会去关注;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平民,当你走进法庭的时候,都要分席而坐,这里没有头等舱也不会加钱换座;不论是乘坐林肯、奔驰还是蹒跚而来,进入法庭的都只是肉体和灵魂。在法庭上,你也许会见到早闻大名的行政首长,也可能会看到慕名已久的明星大腕。法律在化解社会矛盾时,一视同仁的对待它所面对的社会生活。

但维护权益、守护公平的同时,法律在很多时候看起来却冷漠又刻板。而黄志丽法官所做的将“调查研究贯穿始终,亲和调解贯穿始终、释法析理贯穿始终”,这三个“始终”则赋予刚性法律以柔性之美。

释法析理贯穿始终,作者本人深有体会。苦口婆心的说理看似是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但是一旦找到了突破口,解了当事人的心结,案件的办理和矛盾的化解都迎刃而解,而且这一种解决是一劳永逸式的,也是最安全妥当的,对于当事人各方甚至裁判者,都是“共羸”局面。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法官,如何做人民信得过的法官,如何让法官不止是居中裁判者更是居中“调停”者,如何让法官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呢?  

负责任、有担当

打铁还需自身硬,瓷器活更要金钢钻。法官个体必须从德能勤绩廉多方面完善自己,强化自己,先有心而后化为形,以更高的修养、更强的能力来从容应对纷繁的法律事务。

办好每一起案件

纵有豪情万丈,也要脚踏实地。作为一名法官,每天都会面对同样或者类似的当事人,千篇一律是这个工作的写照,但对于当事人而言,也许一生中就只有这样一次走进审判庭的机会。法官所要做的,便是承起每个案件的重托。

风物长宜放眼量

法官制作判决书是个案处理,而于当事人而言,法官即属于“造法”,所影响的是一个群体、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甚至更广,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应该是一名法官毕生的准则。

万变不离其宗

公平、正义是法的生命力所在,再多的方法、技巧都始终围绕着这样一条主张上下浮动。坚守这样一条主线,是法的要求,也是人性的要求,公正、正义是指引法治社会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也是每名法官的信仰。

关闭

版权所有: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红旗路67号  邮编:276000